河北省热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筹)基本信息及研究方向
一、实验室名称、编号及所在主要学科领域
1.实验室名称:河北省热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筹)
英文命名:Hebe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Thermal Protection Materials
2.实验室平台编号:SZX2020038
3.学科领域: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室设立以下三个研究方向,其研究内容简述如下:
(1)热防护表面涂层陶瓷材料制备及涂覆技术研究
该方向主要针对飞行器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特殊热防护需求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为:
①针对机鼻和机翼前缘超高温的热防护需求,设计碳化锆、硼化锆、碳化硅等超高温陶瓷粉体材料的结构和物相组成,分析各种化学成分对其抗高温性能的影响机制,研制碳化锆、硼化锆、碳化硅等超高温陶瓷粉体材料,构建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探索其在飞行器热防护应用领域的抗氧化性能、抗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拟解决机鼻和机翼前缘涂层高温剥落的难题。
②针对飞行器结构材料表面烧蚀涂层耐高温性和低残炭率的需求,设计酚醛空心微球、氧化物空心微球和复合空心微球的空心结构,分析空心率、化学成分对其耐高温性和烧蚀性能的影响机制,研制酚醛空心微球、氧化物空心微球和复合空心微球,构建空心微球与碳纤维、酚醛树脂、硅氧树脂等复合涂层,探索其在飞行器热防护应用领域的残炭率、抗剥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拟解决烧蚀涂层抗高温性低和残炭率高的难题。
③针对隔热材料低热导率和轻质化的需求,开展石墨烯气凝胶、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复合陶瓷的结构设计、制备工艺及绝热性能研究,探索通过调控微观结构、界面结构和引入杂化原子等方法降低气凝胶热导率,深入分析微观结构、界面结构、成分等对材料绝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导热机理,为气凝胶材料在隔热领域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2)热防护金属基复合材料及成型制造技术研究
该方向主要针对飞行器用高密度、大功率封装器件苛刻热环境管理、热防护结构高效焊接要求开展研究,具体内容为:
①针对飞行器用电子器件封装材料低密度、低电磁/射频屏蔽功能及导
热/承力一体化发展要求,开展高导热铝基、铜基复合材料成分、结构设计与制备工艺研究。研究合金元素和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热学、力学性能的影响,深入分析材料成分、工艺与微观结构、宏观性能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复合材料界面润湿性差、导热/承力不匹配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复合材料在严酷条件下的使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
②针对热防护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机械加工性能差等问题,开展复合材料机械加工性能研究,研究加工参数对材料表面形貌等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为热防护金属基复合材料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③针对高温环境下封装器件焊接接头易发生蠕变、降低高温服役性能的问题,开展低成本Sn-Ag-Cu系微纳连接石墨烯复合钎料设计及焊点的高温力学行为研究,对微焊点在电子系统中承受力、电、热载荷(机械疲劳、热疲劳、冲击等)的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并制备不同的Sn-Ag-Cu系石墨烯复合钎料,研究不同复合钎料在服役条件下的微观组织结构、基本力学行为,分析石墨烯对焊点高温力学性能影响机理,开展焊点高温服役可靠性评价。
④针对热防护结构高温环境使用要求,开展高强度紧固件产品用新材料成分优化、性能调控与加工工艺研究,深入研究合金元素微观分布特征及相互作用机制,对材料强度、韧性等力学、电化学等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其高温环境开裂机理,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为特殊环境用钢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⑤针对热防护结构焊接需求,开展先进高强度钢、铝合金、高熵合金等金属材料CO2气体保护焊、TIG/MIG、埋弧焊等常规熔焊及激光焊接、超声波等特种焊接工艺及接头断裂机理研究,深入研究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布特征,开展微观缺陷表征与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连接薄弱环节断裂机理,建立不同焊接材料、工艺与接头组织、性能间相互作用机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接头热/应力场进行模拟与优化,为热防护结构的焊接连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3)热防护材料可靠性设计与失效机理研究
该方向主要针对热防护材料烧蚀过程真实模拟及热防护材料服役条件下的可靠性及失效问题开展研究,具体内容为:
①针对热防护系统表面气动热环境测试中的关键问题,利用防热材料内部温度测试方法和热解型烧蚀材料表面热流辨识与烧蚀热响应反演,建立一种根据地面/飞行测试数据辨识烧蚀材料参数和材料所承受气动热,并反演热解型防热材料烧蚀过程的研究方法。
②针对超高温陶瓷中复杂的热震表现,采用计算材料学中“多尺度分析法”,探索在热震条件下超高温陶瓷中宏微观热结构演化和力学残余强度突变的表现特性,及其相关的跨(多)尺度关联性机制。
③针对热防护系统中不同结构中金属部件表面热防护需要,采用磁控溅射、蒸镀、复合电沉积、热喷涂等技术对热防护材料及封装器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深入分析防护涂镀层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界面分布特征,研究涂镀层在高温、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其时空演化机制,利用多种理化研究手段,开展极端环境下的腐蚀模拟与监测、腐蚀寿命预测失效行为分析,为研究热防护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提供实验条件。
三、研发人员和科研团队情况、
(1)队伍规模和结构的总体情况
本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47人(详见附件一),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讲师11人,有博士学位30人。研究队伍中,有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第三层次人选7人,研究方向涵盖材料、机械、化学、航空宇航、力学、物理、数学等相关学科,成员年龄和知识结构较合理,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现有固定人员职称和学历见表1所示,各分研究室人员组成情况见表2、3、4。
表1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 |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
人数 |
19 |
17 |
11 |
|
比例 |
36.2% |
40.4% |
23.4% |
|
学历结构 |
||||
博士 |
硕士 |
|||
人数 |
30 |
16 |
||
比例 |
63.8% |
34.0% |
表2 热防护表面涂层陶瓷材料制备及涂覆技术研究方向人员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方向 |
类型及职务 |
1 |
范俊梅 |
研究员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热防护涂层材料 |
学术带头人 实验室副主任 |
2 |
孙艳荣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功能涂层材料 |
学术骨干 |
3 |
庞国星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金属材料 |
学术骨干 |
4 |
蔡 毅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先进制造技术 |
学术骨干 |
5 |
王春海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先进制造技术 |
学术骨干 |
6 |
肖聪利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功能材料 |
学术骨干 |
7 |
李 鑫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复合材料 |
学术骨干 |
8 |
李双雯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功能复合材料 |
学术骨干 |
9 |
冯莉莉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功能材料 |
学术骨干 |
10 |
王晓蓓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功能材料 |
学术骨干 |
11 |
刘巧宾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功能涂层材料 |
学术骨干 |
12 |
丁 飞 |
副研究员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热防护涂层材料 |
学术骨干 |
13 |
李冬至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功能材料 |
学术骨干 |
14 |
李 晖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绝热材料 |
学术骨干 |
15 |
金化成 |
工程师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热防护涂层材料 |
学术骨干 |
16 |
徐立男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功能材料 |
技术人员 |
表3 热防护金属基复合材料及成型制造技术研究方向人员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方向 |
类型及职务 |
1 |
王晓光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先进制造技术 |
实验室主任 |
2 |
袁方利 |
教授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金属基复合材料 |
学术带头人 |
3 |
张莉英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先进制造技术 |
学术骨干 |
4 |
翟红雁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金属材料 |
学术骨干 |
5 |
赵东方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金属材料 |
学术骨干 |
6 |
韩书葵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机械设计及制造 |
学术骨干 |
7 |
李艳霞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金属材料 |
学术骨干 |
8 |
王艳杰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特种焊接工艺 |
学术骨干 |
9 |
杨柳青 |
高级工程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特种焊接工艺 |
学术骨干 |
10 |
赵 军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成型工艺 |
学术骨干 |
11 |
蒋 放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先进制造技术 |
学术骨干 |
12 |
武向南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成型工艺 |
学术骨干 |
13 |
侯果林 |
副研究员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金属材料 |
学术骨干 |
14 |
刘树敏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金属材料 |
学术骨干 |
15 |
张晓宇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成型工艺 |
学术骨干 |
16 |
刘翊安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成型工艺 |
技术人员 |
表4 热防护材料可靠性设计与失效机理研究方向人员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方向 |
类型及职务 |
1 |
钟 军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分析与计算 |
学术带头人 |
2 |
甘延标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计算科学 |
学术骨干 |
3 |
何春江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计算科学 |
学术骨干 |
4 |
马秋生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机械设计及制造 |
学术骨干 |
5 |
陈 明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先进制造技术 |
学术骨干 |
6 |
郭照庄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应用统计数学 |
学术骨干 |
7 |
韩书葵 |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机械设计及制造 |
学术骨干 |
8 |
林 松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可靠性分析 |
学术骨干 |
9 |
翟军军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计算数学 |
学术骨干 |
10 |
田文明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失效机理分析 |
学术骨干 |
11 |
王秋香 |
副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工程热物理 |
学术骨干 |
12 |
李 伟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可靠性分析 |
学术骨干 |
13 |
林婷婷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模拟分析 |
学术骨干 |
14 |
艾翎艳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模拟分析 |
学术骨干 |
15 |
李欲伟 |
讲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材料模拟分析 |
学术骨干 |